释奠之礼
1. 释奠礼概述
俗称祭孔典礼。释奠礼是始见于周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在当时可以用于祭祀山川,祭祀庙社,也可以用于学校。从三国魏开始,释奠只用于国家最高学校。由于孔子逐渐成为学校的主祀,更由于东晋太元元年(376)首先在京城国子学建造孔子庙,释奠几乎成为祭祀孔子的专用礼仪。到唐代时,释奠礼扩大到武成王庙,明代废止武成王庙后,清代又用于关帝庙和文昌祠,成为影响最大的礼制祭祀礼仪之一,至今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如今,“释奠礼”泛指的是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礼仪,即通常所说的祭孔典礼。“释奠”是什么意思呢?根据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释”和“奠”都是放的意思,是指在牌位前放置祭品和酒器。在周代的官学中就开始祭祀先圣先贤,但没有具体所指的祭祀对象。《礼记·文王世子》中对此有所记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至汉武帝时期,国家以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推行尊崇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家自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自此“释奠礼”逐渐地演变为专指“祭孔大典”了,而且要由国家举行的祭祀行为,成为孔庙祭礼当中规格最高的一种典礼仪式。曲阜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也是举行祭孔大典的最重要的场所。直到现在,每年 9 月 28 日孔子诞辰日,在各地孔庙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大成殿是祭孔的核心区域。
2. 祭孔礼器
古人祭祀名目繁多,因此古代的祭祀礼器也是非常多的,材质不同,用途也是多样。作为国祀的释奠大典,所用之礼器更是铸造精密。曲阜孔庙的祭孔礼器分为两类,一为皇帝御赐用于陈列的礼器,二为祭祀的实用礼器。常用礼器有以下几类:
簠:在祭祀和燕飨时用来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
簋:用于盛放煮熟的饭食。
笾:竹编食器,形状如“豆”,祭祀燕飨时用来盛果实、干肉等。
豆:盛放肉酱、腌菜等食物的食器,常以偶数组合使用。
登:盛放熟食的器具,亦指祭祀盛放肉食的礼器,又称“镫”或“豋”。
铏:盛羹器,犹指和羹。
爵:青铜制酒器,用于饮酒,有流、柱状把手、鋬和三足。
尊:青铜制酒器,鼓腹、侈口、高圈足。
罍:大型盛酒器,也可用以盛水,短颈,大腹。
俎:祭祀时摆放牺牲(整只的猪、羊、牛)和宴饮时切割熟肉的案子,经常与鼎、豆同时使用。
洗、盥盆:洗为盛水器,盥盆亦为水器,用于盛祭祀时洗过手的水。
鼎:用于煮肉、盛肉的炊具,并有祭祀燕飨等用途。
篚:竹筐,盛放币帛。
香盒:盛放香料的器皿。
曲阜孔庙保存有清乾隆皇帝亲赐的一套青铜祭器,称为“商周十供”,包括伯彝、蟠夔敦、木鼎、亚尊、夔凤豆牺尊、饕餮甗、四足鬲、宝簠、册卣,现在孔子博物馆收藏,尤为珍贵。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皇帝亲诣曲阜孔庙祭孔时,看到孔庙中所陈列的祭祀礼器多为汉朝所造 , 认为不足以显示孔子的“帝师”身份 , 便下令将内务府收藏的十件商周铜器赐予孔府 , 用以“备列庙庭”。乾隆皇帝一生珍爱文玩古物名人字画,肯将如此贵重的礼器赐予孔家,一方面是彰显孔子的从周之志 , 认为除商周古物外 , 其他时期的器物无法匹配孔子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是他尊奉孔子、推崇儒学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
3. 祭孔乐舞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可以教化人心,和谐社会,而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如一座辉煌宏伟的宝库,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孔子十分重视音乐对社会和人身修养的作用,中国封建社会音乐的主流正是体现了儒家思想,因此祭孔乐舞也明显体现了这一特征。自汉武帝颁定祭孔用“太牢”之礼以来,祭孔乐舞阵容庞大,声势浩大,非一般乐舞场面可比拟,不论是祭孔乐章、乐器还是舞蹈,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代表着祭孔礼乐的独特性和专有性。
(1)祭孔乐章
在祭孔乐章中,用于彰功颂德的歌词,均由四言八句的诗词所组成,其指导思想、表现手法及作品内涵,都有着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及应用价值,既寄托情感,又以一种大雅韵律歌颂了孔子的德行。自东汉章帝用《六代之乐》祭孔,直至清亡,祭孔音乐作为宫廷雅乐的内容之一,沿用近两千年之久。
隋唐时期,是祭孔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专门祭祀孔子的乐章,并且确定了乐章的章数。
自隋代开始,祭孔乐章出现于史料记载中。隋代的祭孔乐章全称为《诚夏登歌》,以“夏”为名,意为继承华夏乐声,歌词内容概括了孔子整理经书、兴办教育等事,主要是颂扬孔子集古圣贤之大成的伟业。由于祭孔乐章在隋代雅乐体系中只是一小部分,因此此时只有“登歌”一章。
唐代初期,祭孔音乐“因隋旧制”,沿用《诚夏登歌》。但篇数有增加,乐章都以“和”命名。武德九年(626),唐高祖李渊定祭孔音乐形成“十二和”的《大唐雅乐》。贞观二年(628),唐太宗改祭孔乐为八奏。开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定祭孔乐为八个乐章,祭孔仪式共设五乐八奏。五代后汉时期,改唐代
“十二和”为“十二成”,并废除了唐开元间后增的三个乐章,改唐代《宣和》乐名为《师雅》。后周时期,又改后汉的“十二成”为“十二顺”,改《师雅》为《礼顺》。
宋元时期,是祭孔乐章充实繁荣的时期。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赵匡胤改祭孔《十二顺之乐》为《十二安之乐》,“安”字取“治世之音安以乐”之义。景祐二年(1035),作为一名雅乐爱好者的宋仁宗赵祯,命宰臣吕夷简等人制祭孔乐章,称为《凝安九成之乐》,演奏形式为六章六奏。崇宁四年(1105),宋徽宗赵佶专门设立了大晟乐府以专管宫廷音乐,至大观三年(1109)完成新的祭孔乐章制定,其乐名仍以“安”为最后一字,为六章六奏的形式,后又增加至更为庞大的十四章。六首乐章一直沿用至南宋,而十四首乐章虽一直没有正式启用,但仍对后世祭孔乐章有着深远影响。
金代初期,继续沿用北宋之乐。大定十四年(1174),更总名为“太和之乐”,以“宁”字命名乐曲。明昌六年(1195),金章宗开始向各直省颁布孔庙祭祀乐章,并特颁于曲阜衍圣公府一套祭孔乐章,共九个乐章,表演形式沿用宋代“登歌”。
元代早期,沿袭前代“太和之乐”。大德十年(1306),成宗改祭孔音乐为《大成乐》,乐章曲名为“安”,共设乐曲七章,诗歌十九篇。元末还拟撰过以“明”命名的新乐章,但未加使用。
明代初期,祭孔音乐沿用宋代大晟歌旧乐。洪武六年(1373),明太祖朱元璋命人精简乐章,重新制定《大成乐》并用以祭祀孔子,共六个乐章,均以“和”字为名。后万历年间李之藻对此进行了改进,这影响了清代祭孔礼乐的发展。
清代初年使用的祭孔乐章沿袭明制。顺治十三年(1656),颁定新乐章,乐章名改“和”为“平”,仍采取六章六奏形式。康熙六年(1667),为倡导儒家“中和”思想,制定《中和韶乐》,并用于京师国子监祭孔。乾隆八年(1743),清高宗又重新修订了《中和韶乐》,并颁行全国孔庙。
知识链接
来曲阜祭孔次数最多的皇帝
历史上共有十位皇帝到曲阜亲祭孔子,其中亲临次数最多的便是乾隆皇帝了,他是清代帝王中在位时间仅次于康熙的皇帝。乾隆皇帝谨记父亲雍正皇帝“亲祭先师”的制度,更是沿袭他所崇拜的祖父康熙皇帝的阙里祭孔活动,先后八次亲诣曲阜孔庙祭祀孔子。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分别于乾隆十三年(1748)二月初四日、乾隆二十一年(1756)三月初二日、乾隆二十二年(1757)四月初十日、乾隆二十七年(1762)四月十七日、乾隆三十六年(1771)三月初五日、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月二十四日、乾隆四十九年(1784)二月十一日、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月十五日到曲阜进行亲祭孔子大典。乾隆皇帝主张以文教治天下,亲到曲阜祭孔,体现了其认识中孔子学说的重要性。乾隆朝的释奠仪式在基本沿袭传统的同时,也在祭孔用乐与佾舞、祭器种类数量、具体仪程等几个方面做了改进,祭孔仪式更加壮观盛大。
(2)祭孔乐器
孔庙用乐渊源已久。孔子去世后,以宅为庙,所陈列孔子生前所用物品中就有琴,也是孔庙陈设最早的乐器。历代帝王常赐乐器予孔庙以释奠所用,祭孔乐器种类多样,堪称八音俱全。
镛钟:又称“大钟”“特悬之钟”,与大鼓相配,钟鼓呼应。
镈钟:与钟相似,大型单个打击乐器,有钮,平口,可直悬敲击。
编钟:青铜打击乐器,若干枚频率不同的钟悬挂在钟座上为一组。
特磬:不编之磬称“特磬”。
编磬:石质敲击乐器,若干枚一组悬挂在架子上,祭孔编磬以十六枚一组。
琴:最古老的弦乐器,孔庙自明代以来一直沿用的是七弦十三徽形制古琴,奏乐承袭“中和之乐”。
瑟:弦乐器,形似古琴,瑟身长方形,木质音箱,二十五弦,每弦有柱。
凤箫:即排箫,竹类乐器,因各管长度不一,又称“参差”。
洞箫:竹制管乐器,单管不封底,竖吹。
笛: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孔庙中的竹笛称“龙笛”。
篪:单管横吹乐器,与横笛相似,但两端封闭。
大鼓:打击乐器,亦称“大成鼓”,放置于大成门左侧,是庄严的象征,祭孔迎神仪式前击鼓三百六十响。
鼍鼓:放置于杏坛内的大鼓,专为乐舞生进班退班而用。
应鼓、足鼓:应鼓小于鼍鼓,大于其他鼓。足鼓亦是历史悠久的重要乐器。
搏拊:鼓的一种,击节乐器,类似一般堂鼓但略小。
鼗鼓、相鼓:鼗鼓状如拨浪鼓,在祭孔奏乐编制中为两件。相鼓又称“田鼓”,状如细腰鼓。
柷:又称“椌”,木制打击乐器,状如木斗,上宽下窄。
敔:木制乐器,状如虎,背上刻有二十七个锯齿,用木尺划而发声。
笙:簧管乐器。
埙:吹奏乐器,空心,多为陶制,又名“陶埙”。
(3)祭孔佾舞
祭孔佾舞,即古人行列人数相等的祭祀雅乐舞蹈。佾舞,古代乐舞最多八人为一列,一列即一佾。佾舞的人数根据等级来分明:天子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六佾,三十六人;大夫四佾,十六人;士二佾,四人。
传说舜时已有“韶乐羽舞”,至周代,在礼乐教化观念的催化下,原始社会的原始崇拜或祭祀祖先、富有原始宗教色彩的歌舞,以一定的程式化出现,维持雅乐舞的体制,周代遗规中有文舞和武舞两种祭祀舞蹈,文舞表德,武舞表功。孔子曾经“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其中,《韶》是指文舞,《武》是指武舞。唐代贞观年间,祭孔时文舞武舞并用,宋元基本上仅用文舞而取消武舞,明初文舞武舞齐备,至明嘉靖年间以后又取消了武舞,仅用文舞,清代基本也只设文舞。
现存有文献可考的佾舞谱,仅有明、清两代了。释奠所用佾舞,均用三成,用于初献、亚献、终献礼,搭配三首乐章,三成舞合计九十六个动作,涵盖了九十六字歌诗的内容,因此祭孔乐舞也可称为“字舞”。祭孔乐舞的表演者称作“舞生”。舞生在舞蹈时,左手执籥,右手执羽,左右开合代表不同含意,每个舞蹈造型代表一字,歌声唱完一句,乐曲奏完一节,舞生正好完成一组动作。
随着祭孔祀典的历史进展,祭孔舞蹈也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结构形式和丰富的组合动作。祭孔舞蹈舞姿中的授、受、辞、让、谦、揖、拜、跪、顿首等和舞具动作的举、衡、落、拱、呈、开、合等,体现的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与礼乐治道思想;舞蹈语言以中、和、祗、庸、孝、友等乐德为基础,按歌词、字形、字义,赋予其象征性舞蹈动作。所以,祭孔舞蹈从思想内容上集中地表现一个“德”字;从其表现形式上则突出地体现了一个“礼”字。而舞蹈的构思则承袭了“中和之乐”的观念。
知识链接
佾舞中的籥与羽是什么样子?
籥,是一种古乐器,形状如笛,有三孔、六孔或七孔。祭孔乐舞中所用的籥为竹制的横管三孔,长一尺二寸,外表用红漆涂抹,舞生执之,以乐、舞、歌的姿势,表示各种动作。羽,也称“翟”,指的 是长尾的野鸡翎,是古代文德之舞的传统饰物。祭孔乐舞中的羽是用锦鸡的尾羽制成,长一尺四寸,手柄木制并涂以红漆,舞生执之,以听乐歌表示动作。舞生在表演时,左手执籥,右手执羽。籥在内,意在雅颂大乐以修心,使其思正言正,品格高尚;羽在外,意在规范人的行为,使其仪表端正,身行文明。籥与羽的使用渊源深远,作为雅乐舞蹈中不可缺少的饰物,一直流传至今。
4. 祭孔仪式
(1)仪式类型和流程
曲阜孔庙的祭祀典礼名目繁多,规格不一,仪式内容也不相同。根据参加祭祀的人员划分,有家祭和官祭两类;依据祭祀种类划分,有丁祭、行香、祭告、时享、祫祭、遣官致祭、遣官祭告、释奠、释菜、荐新共十类。
丁祭:是释奠中的一种祭礼,每季仲月丁日举行。释奠安排在丁日,始于隋文帝初年,命国子寺每年以四仲月上丁日祭祀孔子。
行香:每月望日举行。清代以前设供品,清代开始取消供品,只上香、行礼。由衍圣公率属官、族人在大成殿、启圣祠、崇圣祠行礼。
祭告:属于不定时举行的祭祀,孔氏家族中遇有重大事情,如合修族谱时举行。事先选定吉日,告于家庙,礼仪也不固定。
时享:本是宗庙四时祭祀的祭典。曲阜孔庙也有孔氏家庙性质,所以每年四孟月上戊日在家庙行礼。由衍圣公主献,族人随班。
祫祭:原只在天子诸侯丧事后举行,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祫祭,后成为定期祭。何时行礼无明文记载,通常三年举行一次。曲阜孔庙则是每年腊月初一日在家庙祫祭,由衍圣公率族人行礼。
遣官致祭:即皇帝派遣官员为代表祭祀先圣先贤。遣官到曲阜致祭,始于东汉建武五年(29),光武帝刘秀过阙里,遣大司空宋弘致祭。
遣官祭告:是皇帝因有大事而派人祭告。遣官祭告曲阜孔庙始于唐代。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因追赠孔子为太师,维修曲阜孔庙,免孔子嫡系子孙赋役事,派遣司稼卿扶馀隆祭告。
释奠: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一种,曲阜孔庙汉代时长孙即四时祭祀,而官方祭祀一年只有两次,晋泰始三年(267)命鲁国四时备三牲奉祀,至清代仍于每年四仲月举行。阙里孔庙举行释奠礼,除皇帝亲自致祭或遣官致祭外,例有衍圣公主祭孔子、四配,属官分祭十二哲、先圣、先儒、启圣祠、崇圣祠、寝殿、宗庙等。
释菜:古代凡新入学就读者均需行释菜礼,以蘋蘩之属祭祀先师,不用牲牢币帛,是一种从简的祭礼。北齐天保元年(550)始命国子寺每月朔日行礼。清代时,释菜仅有菜、枣、栗三种祭品,各置豆内,祭祀时上献爵,每月朔日举行。曲阜孔庙在大成殿、启圣祠、崇圣祠行礼,由衍圣公主献,公府属官、四氏学师生及孔氏族人随班。
荐新:是用新熟的五谷或时鲜的食品祭祀祖先。曲阜孔庙于每年农历二月的花朝日、三月的寒食日、五月端阳日、六月初伏日、八月中秋日、九月重阳日、十一月长至日、十二月腊日举行,由衍圣公率领族人荐新于寝庙。
释奠作为最高规格的祭孔仪式,其过程主要可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六个步骤。配祀的祭祀与孔子的祭祀是同时进行的。在初献礼读祝时,赞引官引十二哲分献官至先师庙左右门外立。两庑分献官至庑门外立 , 待庙内赞者诣亚圣孟子神位前,两庑分献官进诣各神位前,献帛、献爵、复位 , 亚献与终献皆同。
(2)配祀制度
古代祭祀礼仪中有配祀制度,意思是陪伴主神共同接受世人祭祀。孔庙的配祀是有等级之分的,直接陪伴孔子左右的称“配享”,包括“四配”与“十二哲”,供奉于正殿之内。配享以下称“从祀”,从祀分先贤与先儒,先贤先儒供奉于殿外两庑内。愈往下,配祀的数量愈多。孔庙的配祀制度始自三国曹魏时代,开始仅以颜回配享,唐贞观二十一年(647)正式建立孔庙完善的配享从祀制度。
四配:
第一位是颜回,即颜子,与其父颜路都是孔门弟子。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孔子弟子中最好学、德行最好的弟子,终身不仕,一直追随孔子,亲如父子。
第二位是曾参,即曾子,他与父亲曾点也都是孔门弟子。曾子孝行突出,刚毅超群。曾子所著的《大学》受到南宋学者朱熹的推崇,被列入“四书”。曾子于南宋时列入配享。
第三位是孔伋,即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其父亲孔鲤在他幼年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子思一直与孔子生活在一起。在孔子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著《中庸》等儒家经典,后与孟子形成著名的思孟学派。子思于南宋时列入配享。
第四位是孟轲,即孟子。孟子是子思门人的学生,他将孔子的思想学说发扬光大,其言论汇编而成的《孟子》,在宋代被列入“四书”。孟子于南宋时列入配享。
十二哲:
最初为“十哲”,始于唐开元八年(720)。孔子曾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评定学生的优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由于唐代时颜渊为“四配”之一,因此将曾参列入补缺,后南宋时曾参也进入“四配”,故将颛孙师列入。到了南宋,朱熹地位非常高,是继孔孟之后的著名儒学大家,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朱熹被增补为第十一哲。中国人是讲究对称的,所以到了乾隆三年(1738),增补孔子弟子有若为第十二哲。
先贤先儒:
在大成殿两侧的东、西两庑内供奉的是历代先贤先儒,先贤主要有孔门弟子、孔子推崇的同代贤人、颛孙师弟子、孟子弟子及宋代理学家,先儒主要是阐发儒学的著名古代儒者。他们是孔子学说的传人,代表着儒家道统的正宗,除孔门弟子外,都是后世公认的贤者及儒学大师,代表着儒学发展的方向。东、西两庑分别供奉先贤 40 人、39 人,先儒 39 人、38 人。
知识链接
祭孔中衍圣公的职责
衍圣公是释奠大典中向神位献礼的正献官,也称主祭官,除皇帝亲祭、遣官致祭外,按例均由衍圣公担任。衍圣公的主要职责就是祭祀孔子,大多数祭孔活动都由衍圣公主祭,如皇帝亲自来曲阜祭祀孔子或派官前来,衍圣公还要参加配祭。衍圣公是孔子长子长孙嫡系后裔的爵位。“衍圣”之意,既是延续孔圣人的血统,也是衍续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传统。衍圣公始封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第一位衍圣公是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此封号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共 880 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世代承袭 32代,除六十代和六十九代嫡孙早卒未袭封外,共有 43 人膺袭世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