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之礼
1. 孔氏家风
孔子的教育思想充满大爱、普适天下,他生活在春秋末年动荡年代,一生颠沛流离,无法施展其政治才华、价值理念,他将生命的最后时光,投入文化传续、教书育人的伟业里,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平等,“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育,他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人际哲学和治世理念,让国家民族在每次乱后重归治世,并提供了长治久安的治理方针,避免了战乱不断的民族苦难。孔子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者,不仅创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价值体系,更是在家庭伦理中开创了“孝悌为本”“诗礼传家”的优良家风家训。
(1)孝悌为本
孝,是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是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孔子认为,推行“礼”首先要从家庭开始。因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提出“孝悌为仁之本”,体现了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生命的赋予者——父母的敬爱和体恤。凡人之出生,必先接触父母,其情感必先指向家人。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如果这一链条断裂,生命将不复存在,人类也将无法存续。
(2)诗礼传家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诗礼传家是孔氏家风的核心。孔子强调对于大小六艺要认真学习,特别是对诗和礼须重视,既要专心致志地学习谋生技能,又要通过诗、礼的熏染实现对子孙性格情操、内在品格的提升,以及对社会秩序管理的认知。
关于孔家诗和礼的学习,最早来自“孔鲤过庭”的故事,也称“过庭诗礼”。该故事出自《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意思是陈亢问伯鱼(孔鲤):“你在父亲那里听到过什么与众不同的讲述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父亲独自站在庭中,我恭敬地快步走过。他忽然问我:‘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讲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独自站在庭中,我恭敬地快步走过。他忽然又问我:‘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无法立身处世。’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很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个收获,听到了《诗》的道理,听到了礼的道理,又听到了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位于孔庙东路的诗礼堂便是后世为纪念孔子教育儿子学《诗》学礼的训教而修建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强调的是读书与做人的结合、治学与修身的统一。
2. 家庭教育
孔家教育子孙严慈相济,其家教强调对学习的重视,精神上对子孙寄予厚望,方法上则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亲子相传,子弟自相师友,长辈的模范作用共同造就了孔氏家风的千年传承。
(1)家学相承
孔氏后裔,大都能恪守祖训,通习儒学,虽然经历了历朝历代的变革,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孔氏家学,在孔子后裔中代代相传,经久不废。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教”“家学” 等,不仅是社会道德内化为家庭道德和个体道德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家风传承的主要方式和重要途径。父子相传是孔氏家学的主要传承方式,孔子“过庭诗礼”便是教育儿子孔鲤。孔子过世后,孔氏族人“自为师友”,不仅限于族人内部,也允许“诸生”前来交流。
(2)祖训家规
孔府为了加强对孔氏族人的管理,所制定的家谱祖训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其中代表性的有两部:一是《孔氏祖庭广记》,是现存孔氏家族最早的一部家谱;二是《孔氏祖训箴规》,是具有纲领性质的族规。在家庭生活方面,要求子孙要祭祀祖先,不忘其本,与家人相处要遵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原则;在个人行为方面,则强调面对利益时要做到勿见利忘义,须克己奉公。
(3)身体力行
《论语·子路》记录了这样两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自己能做到行得端走得正,自然对后人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论语·述而》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说的是孔子在家闲居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教育学生时更注重践行其中的义理,用自己的言行为子孙后代树立榜样。“立言”乃“三不朽”之末,“立德”乃“三不朽”之首。孔氏族人自律立德,以身示教,形成了“言传身教,身教为贵”的德育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人。
(4)儒景教育
孔子嫡孙一向以“礼门义路家规矩”相标榜,恪守诗礼传家、忠孝仁义的祖训。衍圣公在孔府里办公和生活,孔府的一景一品、一石一树,均受儒家思想的泽被及孔氏家风的熏陶。孔府建筑以中轴对称排列,主次分明,秩序井然,处处体现出孔子中规中矩的正统思想。官衙与内宅界限明确,表现出公私分明、内外有别的观念。府第的建制颇具规模,但是诸多建筑上的细节十分简约、朴素。即使是后花园、内宅室内的摆设,也谈不上奢华,府内建筑物的名称、绘画及匾额对联也被深深地打上儒家忠孝节义思想的印记,烘托了孔氏族人严谨和乐的生活气氛。“一贯堂” “戒贪图”“忠恕堂”“安怀堂”等既赞扬儒家的中庸、忠恕的道德思想及做人清廉、和事安乐的政治理念,又显示了孔子嫡裔廉政为官、报效家国、感恩圣哲的决心。
3. 慎终追远
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祭祀的目的是报恩思源、追怀祖先,重视的是后代由此滋生的自然亲情及对祖先的敬意。人们祭祀祖先、圣贤,通过特定的礼仪形式缅怀先人的音容笑貌,传颂古圣先贤的丰功伟绩,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陶冶活动。每年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孔氏后人都会到孔林扫墓,祭拜已故的亲人。而每年孔子诞辰日举行的祭孔大典,不仅表达的是孔氏后人对祖先的亲切追念,也包含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中华民族对这位伟大圣人的追思与敬仰。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曲阜风俗极其重视丧葬礼仪。1921 年孔府安葬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时,葬礼尤为隆重,场面宏大。按传统礼俗,老人去世,子孙亲戚易服,俗称“戴孝”。正式的丧服分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在曲阜民间,父母中有一人去世,儿女用白布裱鞋稍稍留口,二老皆亡则裱鞋全白,旁系亲属只用白布裱鞋头。传统丧礼由来已久,延至民国时期,一般居民丧葬礼仪程序大致有停灵、吊唁、入殓、送魂、领魂、祭礼、安葬、服孝等;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推行火葬,葬礼俗逐步改革,礼仪多有简化。
孔林既是孔子及其后裔死后的安息地,也是儒家弟子及孔氏子孙实践葬礼的场所。儒家特别提倡“孝”,孔子及其弟子对关于什么是“孝”有过许多精彩的问答。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提问者,孔子对“孝”都有不同的答复。这说明在儒家看来,“孝”包含有丰富的内容,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说,爱国也是一种孝,中国历史上有所谓“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临阵脱逃是谓不孝”等的说法,甚至历代封建王朝也往往标榜“本朝以孝治天下”。可以说,“孝”的观念是儒家最重要的观念之一。葬礼最主要的意义就是体现“孝”的精神。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事死如事生,可谓慎终追远。历史上,孔林的葬礼可以说是儒家葬礼的典范,也是中国墓葬制度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