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有朋自远方来-孔子
首页 > 先贤先儒>
栏目导航

孝子董黯的故事

未知:2017-01-25
未知admin:2017-01-25

董黯座像

慈城孔庙是慈城人文荟萃的见证,众多载入史册的慈城人和他们的动人故事有口皆碑:西汉董黯,字叔达,母慈子孝的故事,散发着永久不衰的道德魅力。

慈城是个善良温顺的名字,不说许多人不知道,它蕴含着孝慈孝敬的意义,要说它的来历还跟东汉著名的董孝子有关。

慈城西南有一条溪流,从余姚四明山余脉——大隐山发源,因此名为大隐溪,一直横贯原慈溪县,是慈溪的重要水流。话说距今近二千年的东汉时期,慈城北边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母子相依为命。虽然家里很穷,但儿子董黯很懂事又孝敬母亲,日子倒也过得平安。不想有一次董母生了一场大病,不吃不喝卧床不起。这可急坏了董黯,不停地求药问医,每天坐在床边伺候母亲。

几天下来,董母瘦得皮包骨头,身子虚弱极了。一天,董黯又熬了一碗稠粘的菜粥,跪在娘的床前,流着眼泪劝说母亲:“如果不吃不喝,再健康的人也熬不了几天,人是铁饭是钢,你好歹吃点喝点,挺过几天,这病会有转机,不然让我怎么办呢……”董母只得强撑身子,张口含了一口菜粥,不想入口又苦又涩,马上吐了出来,口中喘着粗气,看见儿子痛苦的样子,就说:“儿啊,娘听你的话,吃不了饭,就喝点水吧!”说罢就接过半碗水来,一口一口地咽了下去。这董黯是个十足的孝子,一边见娘总算咽了几口水,就在水上面动开了脑筋,一时想到传说中的大隐溪,水质鲜美清甜,心中就打定主意去远处挑水给母亲喝。于是次日一早,董黯挑起一付水桶担,脚穿山袜草鞋,安顿好床上老母,便匆匆出发上路了。

这大隐溪离家足足有30多里山路,一路上爬山越岭,寻道问路,翻过七七四十九座山,爬过七七四十九道岭,总算来到大隐山下。只见一道清澈见底的溪水,汩汩流出山岙,曲曲折折一路向北流去,溪底铺满大大小小的五色鹅卵石,溪水长流,不时溅起簇簇浪花,石缝中常见一群柳叶般的小鱼追逐戏嬉。董黯不禁捧起一掬山泉,呼噜一声喝了下去,果然,一股清泉沁入心脾,甘冽无比,不觉长舒一气,脱口大喊:“我总算找到你了!”一时间,群山回响,回音缭绕,百鸟唱和。环顾四周,青山连绵,绿树葱葱,连日的忧虑,路途的劳顿烟消云散,心境豁然开朗。董黯思娘心切,不敢留连忘返,抓紧舀满水桶,上路回家。常言道“百步无轻担”,董黯并非山区土生土长,肩挑一担水,翻越几十里山路,一往一回,肩上红肿,脚底打泡,腰酸背痛,吃得了千辛万苦,历经曲折坎坷,巅巅晃晃直到天黑才回到家,尚有半担溪水。此时不敢怠慢,起火烧水,又是泡茶。

董黯将茶水端上娘的床头,声声唤娘喝茶。这时,为娘的怔了半天,心里半是甜蜜半是辛苦,甜的是丈夫虽然早亡,儿子长大成人这般懂事,这般孝敬老母,又能吃得千辛万苦,苦的是自己生了这不知名的毛病,拖累了儿子,不知这病是长是短是死是活,何年何月才能结束?想着想着,又被儿子的请求唤回了思绪,双手接过儿子的热茶,咽了一口,呼出一团闷气,咕咕又喝了大半碗,只觉得有股清新的暖流,曲曲折折流过心胸流过五脏六腑,似乎胸口胀闷减轻许多,病情减轻许多,顿时喜上心头,把儿子夸赞了一番。有了喝的总比不吃不喝强多了。

自此之后,儿子隔三差五挑水回家,母亲努力喝着溪水,把它当饭又当药,总之病情不见再加重,还时有减轻的感觉,如此这般也不知过了多少日子,母子两人心生一计:与其天长日久挑来远水解近渴,何不就近结庐为舍,就地取用?这就邀集了一帮亲朋友好邻里乡亲,在大隐溪边搭起数间房舍,把董母安顿下来。从此在董黯的悉心照料下,董母的病竟慢慢地康复了。

人们传说,一是大隐溪的水好,二是董黯的孝心感动了神灵。董孝子的故事从此传开了,直到董黯死后,人们为他建造了董孝子庙,把大隐溪改名为慈溪,日后的慈溪县名也因此而得名,要说慈城与董孝子有什么关系?慈溪的县治就在此镇,因而名为慈城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