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泮之礼
1. 入泮礼概述
“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在古代,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须进行称为“入冸”的入学仪式。
何为“泮”?周代官学分国学和乡学两类,其中国学设于都城,天子为辟雍,诸侯为泮宫,而乡学设于地方,称为庠、序。辟雍为圆形,围以圆形水池,而诸侯的学校前是半圆形的池,故名“泮水”,学校即称“泮宫”。春秋前期,鲁僖公为了兴学养士,在鲁国都城泮水岸边,筑起了规模宏大的泮宫,相传是周代诸侯国中最早的学宫,孔子常带弟子游泮。后代学宫沿袭其形制。明、清两朝州县考试新进生员须入学宫拜谒孔子,故称入学为“入泮”或“游泮”。在曲阜孔庙永乐碑亭内西侧,保存有一通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所立“古泮宫”碑,上有明代书画家周天球书“古泮宫”篆书三字,字体彰显古法,笔墨饱满。
曲阜明清古城内的东南角仍保存有古泮池的遗址,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水池,形如半璧。《诗经·鲁颂·泮水》中提到的“泮宫”便是鲁僖公在此泮池北兴建的宫殿,后乾隆皇帝至曲阜祭孔,在此修建了著名的乾隆行宫。泮池是孔庙特有的建筑,各地孔庙(或称“文庙”“学宫”)多属于官府修建的庙堂与学馆合一的设施,具有祭孔和教学的双重功能,是地方官学的标志,故一般都可设有泮池。
知识链接
“弟子”一词的由来
“弟子”一词出自《史记》,其中《仲尼弟子列传》讲到,孔子的学生年龄相差很大,有的比孔子小几十岁,就像他的儿子,有的只比孔子小四岁,就像他的弟弟。如弟如子,合起来就叫“弟子”。
2. 入泮流程
按《礼记·内则》规定,儿童 9 岁以前在家学习一些基本生活知识和礼节,相当于“家教”。到 10 岁时便开始出门拜师求学,而且是寄宿式。先秦时期对入学年龄没有统一规定,大致在 8 岁至 15 岁之间。后来,儿童求学的年龄大多提前,各时代有所不同,早者五六岁,晚者七八岁。“入泮礼”原本是指古代中了秀才的童生们的入学礼仪,并不是儿童级“破蒙”入学仪式。但在官方拜师礼的影响下,民间入学拜师的仪式也一直延续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仪式和流程。
入泮礼的各个步骤都是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定的。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泮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经历了这样的仪式之后,标志着学生们正式成为孔门弟子,从此便踏上了“路曼曼其修远”的求学之路。传统的入泮流程为:
正衣冠:古人强调“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在这个环节里,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为“正衣冠”,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这是对先生的尊敬,更是对知识的尊重,也能展现出良好的家风。
行拜师礼:整理好衣冠后,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于学堂前。恭立片刻后,在先生的带领下,跨过泮池,步入学堂,而后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献上见面礼,各家量力而行,较为常见的是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鸿)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净手”: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进行“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洗一次,然后擦干。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除杂念,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填写“亲供”:即相当于新生填写入学登记表,写下自己的年龄、籍贯。另外,还必须在“亲供”中注明自己的体貌特征,如“身中(即身高)、面白、或有须、或无须”。
知识链接
“束脩”的含义
本意为十条干肉,束脩拜师早在孔子的时候就已经实行。《论语·述而》中就提到“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唐代学校仍采用束脩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脩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3. 开笔礼
入泮后成为生员所接受的国学教育称为“大学”;入泮前的学生接受的是启蒙教育,又称为“小学”,一般在乡学或私学中就读。“小学”入学第一天要举行开笔礼,俗称“破蒙”,是古代读书人人生四大礼之一。学童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
最后进入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便是取“智”之寓意,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经过这些程序后,学生才可入学堂读书。
从古至今,“开笔礼”内容经历了诸多变化,但诵读《论语》、学写“人”字、朱砂启智、祭拜孔子等基本程序一直延续,传承着勤奋向学、与人为善等中华传统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