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有朋自远方来-孔子
首页 > 孔庙学堂>
栏目导航

《礼仪中国 —— 体验“三孔”传统礼乐文化》(三)

:2024-10-21
:2024-10-21

4. 周代礼乐的主要内容 

记录周代礼制最为详备的是后世编著的“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典籍,其中的礼制统称为周礼。周礼的内容从狭义上来讲就是各种具体的礼仪和与之相互配合的乐,应用于政治、等级、道德、伦理、思想、生活等各方面,正如孔子所言“不学礼,无以立”。周礼可以划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嘉礼、军礼五种大的礼仪制度,也被称为中国传统的“五礼”。各种礼事举办的时候又有若干的礼仪事项和各种的仪节,且大部分都有相应的音乐配合,这些礼乐制度的规定成为社会各阶层必须遵守的法则。

吉礼:与祭祀祈福相关,是中国传统的“五礼”中最重要的部分,古代认为这些祭祀是关乎王权合法性的“国之大事”,所以被列为“五礼”之首。吉礼祭祀的名目繁多,主要对象有天神、地祇、人鬼、圣贤及其他鬼神等,天神是指上天为首的神明;地祇是山川河流、四方百物之神;人鬼是指祖先、古代君王等;圣贤为周公、孔子等圣贤。国家通过吉礼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凶礼:与服丧死亡相关,目的是“哀邦国之忧”,是表达哀悼的礼仪,主要包括丧礼和荒礼两类。其中,丧礼最为重要,而且相当复杂,是凶礼的主要部分。此外,还包括对天灾人祸比如饥馑、战败、寇乱等的哀悼。凶礼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哀思,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警惧。

宾礼:主要内容是相见之礼,包括诸侯向天子的朝觐之礼、诸侯之间的聘问之礼,以及士人之间的相见之礼。这些礼仪在实行分封制的周代,使用相当频繁。古籍中记载的有朝觐周王、王聘诸侯、锡命、公朝大国、大夫出聘或来聘及诸侯间的会、盟、遇等类事例,宾礼的核心价值是礼尚往来。

《周礼》书影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曲阜汉画艺术博物馆藏

嘉礼:是指善好之事的礼,主要包括冠礼、婚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等。其中,冠礼是古代男子到20岁时要举行的一种成年礼,以加戴冠帽为象征;女孩子15 岁之后可以行笄礼,笄就是别头发用的簪子。据史籍记载,周代很多庆贺、宾宴之礼都属于嘉礼。

士相见受挚图  清《仪礼图》

军礼:主要是指军事活动中的礼仪。古代战争与祭祀一样是国家大事,战争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包括平时的征战、田猎、建造城邑等。军礼有一套独特的体系,包含了出征、田猎、服役、巡边等礼仪。古代军事行动是从原始的狩猎活动发展而来,平时的田猎起到了训练和检验武力的作用,这是军礼中包含田猎活动的原因之一。

乐是从属于礼的,古人认为乐是可以教化人心,具有调和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是人的本性使然。人在听到喜爱的音乐时,身体会不自觉地随之舞动,所以乐与舞又是难以分离的。相传在周代之前已有不少有名的乐曲伴以舞蹈出现,如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唐尧时期的《大章》、虞舜时期的《大韶》、夏禹时期的《大夏》、商汤时期的《大濩》,而且从华夏到四夷各有各的乐章和舞蹈。周公“作乐”就是把古代的五种乐章和舞蹈加以整理加工,加上新创的周代《大武》,定名为“六代乐舞”,这是周代最高等级的乐。周代还设置了专门规范和管理乐舞的“春官”,春官之下设有大司乐负责教授乐,内容由乐德、乐语、乐舞等。周代的乐器已经较为完备,后世所称的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乐器均有,而且每种又有不同类别。周代的乐是有等级的,乐制主要体现在乐队和乐器的使用规格、乐舞队列规模和不同场合用乐的选择上。 

孔子与礼乐

武王伐纣灭商后建立周王朝,随即分封天下。周公是武王的胞弟,成王的叔父,与宗周的血缘关系最为密切,身份除周天子外最为尊贵;而且在周王朝统一的过程中,周公经天纬地、制礼作乐,确立了宗周的社会制度,厥功至伟,而后又让位成王,功成身退,为周人所敬仰。为彰显他的卓著功勋和崇高德行,周公被周天子封在少昊之墟曲阜,其子伯禽代为就封鲁公,并建都于此,是为鲁国。周公去世后,周王特别批准鲁公世代以天子礼乐来祭祀周公。 

周公辅成王”汉画像石拓片  曲阜孔庙藏

周代礼乐在鲁国的传续是最为完整和长久的。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礼乐传统影响了孔子,成为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重要源泉和组成部分。为什么周礼会在鲁国特别是曲阜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赓续发展呢?周礼又是怎样影响了孔子,让孔子对周代的礼乐制度无比推崇的呢?接下来,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继续礼乐文化的研学之旅。

1. 从周礼到鲁礼 

鲁国作为周公的封国,所施行的典章制度就是典型的周礼,鲁国礼乐与宗周礼乐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礼制等级的划分是周礼的主要特点之一,周初各诸侯国按照明确的等级去实行周礼,僭越礼制是不被允许的。鲁国得益于周公的巨大政治影响,成为周封诸侯的“班长”,实施的礼制与宗周相仿。各诸侯国实行宗周礼乐的过程中,在按照礼制等级执行的基础上,大都是各取所需、因时因地制宜的,很多礼乐制度在侯国中因为长期不用,就慢慢地废弃消亡了。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宗周礼乐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渐趋衰微,包括周王室在内,宗周礼乐已经难以传续实行,但是这个时候的鲁国因为周公“制礼作乐”和伯禽的“移风易俗”,始终不忘法则周公的遗制,尊崇鲁国先君的教导,鲁国成为宗周礼乐保留最为完整的邦国。

明代伯禽塑像  洛阳周公庙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伯禽受封鲁国三年后去向周公汇报执政的情况,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迟才来,伯禽说用三年的时间“变其俗,革其礼”,变革了鲁国原来的礼俗,所以才会来晚。据《礼记·明堂位》记载,鲁国不仅保留了唐虞、夏代、殷商与西周的典章制度,而且选择了最适宜的宗周礼乐去实行,“三桓”之乱前,政治相对稳定,故被称为“有道之国”,成为当时诸侯国学习礼乐制度的榜样,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因为周天子给予周公的礼遇,一些周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比如祭天和雩祭,鲁君都可以举行,鲁国祭祀周公时用天子礼乐也是其享有最高礼制的表现。后世的鲁国人以享有“行天子之礼”的特权为傲,故而各种宗周礼乐制度的实行,十分认真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小时候“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这是说孔子孩童时做游戏,就喜欢摆放俎豆等各种祭祀礼器,模仿大人的礼仪动作。可见礼乐对鲁人的影响之深,鲁人行为上循礼而行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孔子圣迹图》之“俎豆礼容”

 知识链接

《史记》中的周公与孔子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是极为尊敬周公与孔子的。《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记载,司马迁小的时候父亲就教诲他:“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思是让司马迁努力治学经典,成为周公、孔子这样的圣贤。司马迁在编撰《史记》的时候,将孔子列为《世家》,《世家》一般是王侯的传记,以“世家”记孔子,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敬仰与尊崇。在撰写了《史记·孔子世家》之后,司马迁还编写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史记·儒林列传》,此等浓墨重彩的记述在《史记》中极为罕见,可见司马迁对儒学的推崇。司马迁也由对周公与孔子的敬仰进而延伸至对鲁国的备至推崇。在《十二诸侯年表》中,将鲁列在周后的第二位,首周次鲁,国力疆域远远超鲁国的齐、晋、秦、楚四大强国均在鲁后。而在所有《世家》中,《鲁周公世家》排第三,仅次于《吴太伯世家》与《齐太公世家》,从鲁国在《十二诸侯年表》与诸《世家》中的靠前排位,可以反映出司马迁对鲁国地位的肯定。

 

孔子曾经生活过的曲阜鲁国故城

实行礼乐制度还有调和民族矛盾的需要。鲁地民族分布复杂,古籍有载伯禽就封时,鲁地的原住民是“商奄之民”,周初又将“殷民六族”迁于鲁地。奄人、殷人在春秋战国时称“国人”,他们祭祀的地方称为“亳社”。鲁国的统治者是周人,即西来的姬姓贵族,他们社祭之处称作“周社”。20 世纪 70 年代对鲁国故城的考古发掘表明,鲁国故城两周时期的墓葬里有邦墓和公墓之分。邦墓是百姓的墓,公墓是君主或贵族的墓。邦墓又可以分为甲、乙组两种类型,甲组墓是夷人、奄人或殷族移民的墓,乙组墓就是周人的墓。由此观之,居住在鲁地的居民民族成分是十分繁杂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周礼之中必然有承袭于其他民族并被其认可的礼乐制度,从而在区别等级的基础上增加认同之感,借此促进不同民族间的和睦与整个社会的稳定。 

鲁国故城出土谷纹玉璧  孔子博物馆藏

就这样,鲁国上至君臣下到百姓均遵循礼制而行,鲁人逐渐形成了好礼、习礼的风气。《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而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邹鲁地区处在洙水和泗水之滨,这里保留了周公遗风,风俗儒雅,礼制完备,民众做事都比较审慎。凡事从礼是鲁人一切言行的规范,也是一个人德行的外在表现。

鲁国在礼乐传统的影响之下形成了重视文化教育的倾向,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在鲁兴办私学的创举,与这种重视文教传统是不无关系的。敬宗法祖也是鲁国礼乐制度的特点之一,礼乐之制下鲁国有敬畏祖先、尊崇旧制的传统,言必称“先人”“先君”“先王”。这形成了鲁人重视孝德、慎终追远的民风和浓厚的宗法观念。因此,鲁国成了周礼传承有序的典型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礼制崩坏,鲁国成为展示周代礼乐的“活化石”,各诸侯国也纷纷到鲁国学习礼乐,鲁国礼乐文化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