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是悬挂于门屏之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或以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表现形式。
清代,从康熙皇帝开始,每逢新皇帝即位,都要亲临国子监“辟雍”讲学一次,随后题字悬匾一方,以示自己崇尚儒学,倡导尊孔的态度。当然,皇帝题字后,有关衙门会将题字颁发全国各府州县学宫悬挂。程序是先到省,由各省通知各府、直隶州、直隶厅派人到省领取,题字到各府、直隶州、直隶厅的当日,各府、直隶州、直隶厅的主官,督率所属官员,在正堂衙门大堂摆设香案,恭迎皇帝题字。随后,所属各厅、州、县派人将题字领回,再依式在正堂衙门大堂摆设香案,恭迎皇帝题字。随后,制作成匾额,择日到学宫大成殿悬挂。
建水文庙先师殿内有八块清代皇帝御颁的匾额,分别是康熙的“万世师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光绪的“斯文在兹”。
据说,建水文庙悬挂御题匾额很是庄重。届时,郡城文武官员都要穿朝服到文庙排班恭行三跪九叩礼,再看着把匾额悬挂完毕后方才离开。
值得一提的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建水一中师生为保护这些文物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在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更是结合运动的需要,把这八块匾额搬出来,作为实物见证,生动的“控诉”了封建剥削阶级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揭露了林彪反革命集团要抢班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如今,云南现存文庙内的这些匾额,多数已在不同历史时期被毁,有的残存一 二块,数建水文庙保存得最多。遗憾的是,不知什么原因,颁布于宣统元年(1909)的“中和位育”匾额没有,但建水文庙内的匾额依然是最多的,依然不失其韵,依然辉煌。
投稿人: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王 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