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有朋自远方来-孔子
首页 > 孔庙学堂>
栏目导航

《礼仪中国 —— 体验“三孔”传统礼乐文化》(一)

:2024-10-14
:2024-10-14

壹· 中国传统礼乐文化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礼》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春秋左传正义》) 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突出特征。古代的“礼”字写作“ 禮”,左边是示补旁,“示”是“神”的本字,所以带有示补旁的字,一般与对神、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有关;字的右边是“豊”,也读“礼”声,意为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豊”字,是古代一种盛满了祭品的礼器——“豆”的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礼者,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也就是说,礼的最初含义是举行一些祭祀神祇、祖先的仪式,用以祈祷福报。中国古代礼乐不分家,古人认为乐是人内心有感而发的声音,最初由人声继而借用不同乐器表达出来。古代“乐”的具体含义是五声八音的总名,五声是宫、商、角、徵、羽古代的五种音阶,八音是以丝、竹、金、 石、匏、土、革、木为材质的古代八类器乐。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将礼、乐合称,将中华文明称为礼乐文明,这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息息相关。

1、萌芽与发展——夏商礼乐起源 

礼和乐因祭祀活动而兴起,伴随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北方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南方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有数量众多的玉璧、陶豆等祭祀礼器,说明这时期的礼乐文化已经产生了。在文明社会出现之前,一些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已经成为人们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内遵守的规范,这些风俗习惯作为社会制度逐渐发展定型,尤其是国家出现以后,以等级与祭祀为代表的社会制度逐步建立,这也为中华礼乐文明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所以学界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大致相当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是礼乐文明的萌芽时期。

中国人讲历史,言必称夏、商、周三代。夏朝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关于夏朝的文献史料并不丰富,但考古发现,位于中原地区的夏 文明对周围广大地区的文化辐射十分强大。有些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 址是夏代中后期的都邑,面积达360万平方米。二里头夏都遗址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出现了王权统治,也具备了维持其社会统治的物资和制度基础。从夏代开始,中国古代礼乐文化就已进入了大致成熟的发展时期。

大量甲骨文和金文的发现,将商朝考证为一个历史较为确切的朝代,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敬鬼神”,由于当时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仍然落后,商代人以虚无的“鬼神”为信仰,他们深信只要恭敬地崇拜鬼神,就会得到庇护与保佑。今天我们看到的商代甲骨文,大部分都是古人占卜活动后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作为文物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文献表明商代已经有一套包括礼乐制度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国家制度体系,但是商人的礼乐更多的是面向“鬼神”的,逐渐地脱实向虚,尤其到了商代后期,统治者失去了应有的德行,礼乐沦为向“鬼神”谄媚祈求庇护的一种方式,礼乐制度继而被扭曲了,商朝也因为“失德”走向了灭亡,被“有德”的西周所取代。

知识链接

甲骨文也叫契文,是殷商时期主要用于记载占卜、祭祀活动的一种文字。甲骨文是清朝光绪年间,由籍贯为今山东烟台福山一位名为王懿荣的金石学家率先发现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一种名为“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刀刻的类似于文字的图案,遂将“龙骨”带回家仔细地研究,确定了这些图案就是一种文字,并断定文字的时代为商代。王懿荣也成了 甲骨文的最早研究者之一。到目前,人们发现的甲骨约有 15 万片,能识别出来的有 6000 余字,历经几代学者努力研究,能准确释义的有 1300 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