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有朋自远方来-孔子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栏目导航

拜访孔庙 · 走近孔子行 ——拜谒桐城文庙、旌德文庙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2022-07-03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协会管理:2022-07-03

安徽  桐城文庙

2022年6月24日,“拜访孔庙·走近孔子行”第二站来到了桐城文庙。

此次拜访由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原曲阜市政协主席、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孔令玉带队,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原孔子博物馆馆长、原曲阜市文物局局长孔德平,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副秘书长孔君等一同随往。桐城市政协副主席汪艾东、桐城市博物馆馆长叶鑫等陪同考察。

考察组实地考察了桐城文庙、六尺巷、左忠毅公祠等,详细了解了桐城市文庙保护和儒家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桐城文庙的保护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向桐城市博物馆赠送了孔子燕居像。

桐城崇文重教,学风浓郁,莘莘学子竞相投身科场,过关夺隘,名题金榜。明清时期,桐城一邑之地中进士者240人、举人640人、贡生509人,赢得了“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美誉。近代出了20多名院士。

桐城文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15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03平方米,为明清以来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雄居县城中心,面临广场,正对繁华街区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环拥,如众星拱月。据《安庆府志》和《桐城县志》记载,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元末毁于兵乱。明洪武初,迁建于今址。1985年开始“整旧如旧”,进行了第二十次修葺,并立碑铭文以纪。2018年,国家文物局拨款维修桐城文庙和国家发改委拨款保护桐城文庙设施建设,2019年5月28日,以崭新的面貌全面开放。桐城文庙既是元、明、清时期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又是一座学宫,是桐城县学和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属“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桐城文庙是了解桐城、认知桐城派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窗口。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桐城文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桐城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城市博物馆建立于1984年4月,馆址设在桐城文庙内。

桐城古城龟形城池图

桐城 六尺巷

六尺巷遗址,位于桐城县城西后街,全长100米,宽2米,鹅卵石路面。巷南原为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府(俗称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六尺巷”传说入选了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部分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多次造访桐城六尺巷,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它被当地列为廉政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

六尺巷礼让牌坊

 

安徽  旌德文庙

拜访桐城文庙后,拜访孔庙第三站来到了旌德文庙。

旌德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总人口12万,总面积904.8平方公里。境内历史遗存众多,有旌德江村和旌德文庙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旌德文庙不仅是传播儒学膜拜先贤的重要场所,更是寄托文运教化子孙的圣地,成就了旌德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辉煌历史。

旌德文庙与别处一样又称圣庙、孔庙、夫子庙,为旌德县明清以来尊孔祭孔的场所,亦是当时法先圣先师、重道隆儒、兴化起教供生员肄业的教育场地,故又名学宫。旌德文庙位于县城中心,县府之左,以表示它的显赫和威严。旌德文庙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五次被毁重建,最后重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由泮池泮桥、戟门、名宦祠、乡贤祠、东庑、西庑、东斋房、西斋房、大成殿和文昌塔等建筑构成,总体为长方形四合院。旌德文庙是皖南保存最为完好的孔庙,也是该县特色的皖南古建筑之一。近年来安徽省文物局及县政府多次拨款,对文庙进行修复。不仅如此,旌德县还把文庙辟为县级文物的展览地,县文化艺术的集萃地。1986年,旌德文庙与文昌塔被公布为旌德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旌德县承办了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二十次年会。此次考察由旌德县文旅局和旌德文庙管理所相关领导陪同。

江村古村落

“旌德江氏”名震遐迩,仅江村,明清时代全村就考取进士、举人126人,民国时期又出博士、学士17人。“叔侄翰林”“父子进士”“兄弟博士”之美谈流传至今。

江村古村落

旌德人文灿烂。元代县尹王祯编著《农书》、发明木活字,铸就“两座世界丰碑”,其发明木活字并印刷的《旌德县志》是世界上第一部用木活字印刷的书籍。“人痘接种法”发明者江希舜、近代词媛吕碧城、中国第一个红色县长谭梓生、革命烈士江上青、经济学家朱剑农、数学泰斗江泽涵、文坛巨匠周而复、胡适夫人江冬秀等都是旌德的骄傲。旌德《济阳江氏金鳌派宗谱》与山东曲阜“孔氏家谱”、前清皇氏“爱新觉罗家谱”并称中国三大源流考宗谱,已被纳入国际徽学研究范畴。旌歙古道是中国十大古道之一。最具特色的皖南古村落朱旺村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水不犯河水”的谚语来源于此地。拥有旌德漆画、古艺徽墨制作技艺、宣砚制作技艺、天山真香茶叶手工制作技艺、打棍求雨习俗等10多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