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物馆传习所揭牌仪式
6月9日,在我国第十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孔子博物馆传习所”揭牌仪式暨“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在孔子博物馆、曲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该活动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曲阜师范大学和孔子博物馆联合举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总编辑殷梦霞,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胡玉清,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勇慧,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夏云杰,与山东省文物局、曲阜市有关领导出席本次仪式,曲阜市政府副市长杨晓东主持揭牌仪式。
张志清副馆长与山东省文物局荣瑞峰副处长为孔子博物馆传习所揭牌
向孔子博物馆传习所导师胡玉清颁发聘书
在孔子博物馆传习所揭牌仪式现场,曲阜市委副书记山桂岭首先致欢迎辞,张志清副馆长代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致辞并宣布“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孔子博物馆传习所”成立,随后与山东省文物局荣瑞峰副处长共同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孔子博物馆传习所”揭牌,并为传习所导师胡玉清颁发聘书。山东省图书馆李勇慧副馆长、曲阜师范大学夏云杰副校长分别在仪式上致辞。在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并赠送给在场的曲阜师范大学师生、孔子博物馆员工,让大家通过阅读感受古籍之美,汲取典籍智慧。
张志清副馆长致辞
张志清副馆长在致辞中说到:古籍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千百年来历经消磨损毁,其留存得益于修复技艺的补救保护。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古籍修复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工艺门类。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要求,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承担在全国开展古籍修复技艺传习的重要工作。孔子博物馆传习所,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授牌的第25家传习所,聘请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胡玉清为传习导师,孔子博物馆的古籍修复水平一定会有大的提升。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非常高兴能够看到古籍修复技艺走进曲阜师范大学校园,通过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经典抄写等多种形式向大家展示古籍修复技艺,让“登峰”的文化能够“落地”到校园,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次活动是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的一次联动,对古籍修复技艺的联合传承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和现实价值。
古籍修复技术走进曲阜师范大学校园
《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复制书页抄写
古籍修复技艺演示
在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广场,众多师生及部分小朋友参与了碑刻传拓、古籍修复技艺演示、木板年画刷印、《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复制书页抄写等互动体验。其中,碑刻传拓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碑帖制作技艺》传承示范点”——曲阜市文物商店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以擦拓为主的曲阜特有的碑帖拓制技法;木板年画刷印展示的是孔府门神版画的刷印技法,现场使用的门神木板是孔府珍藏的明代门神木雕版的复制板。这些古籍修复互动体验活动以大众化、实用化的形式,以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古籍修复技艺的活态传承、活力展现,增进了在场师生对碑刻传拓、木板刷印、古籍修复技艺的认识与了解。
碑刻传拓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国家图书馆共同研制的古籍保护箱也亮相曲阜师范大学活动现场,古籍保护箱应用多项先进的航天技术,结合原材料、环境监控和物联网网络管理,真正为中华古籍筑起“安全屋”,是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的有效结合。同时,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还向曲阜师范大学师生赠送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活页文选,通过将古籍传统融入青年学生生活,在校园中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曲阜师范大学师生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木板年画刷印
国学书籍捐赠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设立孔子博物馆传习所,举办“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 活动旨在宣传古籍保护理念,推广古籍修复技艺,这既是对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的积极响应,更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贯彻。本次活动必将有助于推动孔子博物馆古籍修复与保护工作持续稳健发展,更好地保护承载着民族文脉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曲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