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有朋自远方来-孔子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孔庙动态>
栏目导航

“曲阜三孔古树群” 入选首批 “国保单位・古树名木” 协同保护名录

:2025-09-30
:2025-09-30

2025年9月29日,以“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广东省广州市启动,现场发布了全国古树名木地图和首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山东省两处入选,其中包括“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古树群”(简称“曲阜三孔古树群”)。

此次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城乡和建设部组织开展,旨在逐步厘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协同保护的范围及对象,进一步明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古树名木管理养护的责任部门与责任人。

曲阜孔庙及孔府、孔林自春秋末期始建,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建成孔庙大成殿,由此奠定孔庙核心建筑格局,历经两千余年的漫长发展,构建起跨越多个历史时期的宏大建筑体系,是孔子及儒家文化极具代表性的古迹遗存。

而古树群大多与古建筑同期种下,或者在历代修缮过程中补植,它们与文物建筑相互交融、彼此依存,共同营造出庄严的礼仪序列,构筑起一个集历史、文化、生态与艺术价值于一身的有机整体,既是千年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醒目标识,更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延续的鲜活见证。“曲阜三孔古树群”协同保护对象涵盖曲阜孔庙及孔府、孔林内的不可移动文物,还有树龄达500年以上的310株古树,其中包含圆柏236株、侧柏67株、黄连木5株、国槐1株、蜡梅1株。

 

2023年11月,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古树名木保护的通知》指出,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生长的树木,也是与文物建筑、石窟石刻、遗址墓葬等共同承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活文物”。各级文物、林业、住建(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机构或管理使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协同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古树名木的全面保护和科学管护,深入阐释古树名木承载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学价值。

2025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条例》的出台,有利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次“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的公布对于明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古树名木保护范围与责任、强化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意义重大。

下一步,曲阜市文物局将积极响应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主题精神,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公众的古树保护意识,守护好这片珍贵的绿色“宝藏”,为古树保护谱写新的篇章。

转自:文博曲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