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孔庙保护协会会长孔德民主编的《孔庙奉祀的圣哲贤儒》一书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三孔文物保护专项基金的资助下,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
孔庙,是祭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庙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奉为正统思想,为表达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儒学的推崇,在祭祀孔子的同时,历代统治者们还将孔门著名弟子和历代朝廷封赐的圣哲贤儒们配祀于孔庙,到民国初年,配享从祀在孔庙的先贤先儒已达到了172人之多。
历代统治者们对孔庙内配享从祀的圣哲贤儒们曾不断地进行过增添或更换,并依次划分为“四配”“十二哲”“先贤”和“先儒”四个等级。从祀于孔庙的贤儒们除孔门弟子外,其他均为历代的“传道之儒”“明道之儒”“行道之儒”“殉道之儒”以及大量的“经世之儒”。正是因为这些圣哲贤儒们对儒家思想的极力推崇和不遗余力地传播,才使得儒家思想在中国流传两千余年而不衰,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
本书由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曲阜市文物局、曲阜市文物保护中心等二十余位孔庙研究专家查阅典籍、搜罗文献,基本上以孔庙入祀时间为顺序,精心分类辑录了孔庙奉祀的172位圣哲贤儒们的生平事迹和儒学功绩,整理编辑成40余万字的文史资料,以便读者进一步地了解孔庙里配享从祀的圣哲贤儒们辉煌的人生及事迹,以及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传承中对全社会的重要影响,达到读其传记便可阅其历、识其难,品其诗文亦可解其情、通其志,学其思想正可辨是非、知荣辱的良好效果。
此外,书中收录了部分圣哲贤儒的历史文物遗存,因为他们的巨大儒学贡献,在其家乡或宦游之地保存了大量的纪念建筑或纪念地,表明了世世代代的人们对这些大儒们的怀念、尊重和祭拜。
本书立足于现有学术成果,深入研究、挖掘提炼这些贤哲们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华,凝练时代所需的精神价值,重拾国人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精神记忆,延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推动历代圣哲贤儒们所倡导的儒家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是编辑出版本书《孔庙奉祀的圣哲贤儒》的最终目的,也是尝试使传统的学术研究走出书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一种努力。并冀此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及“两创”工作,成为研学旅游辅导教材的具体案例。
转自:文博曲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