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有朋自远方来-孔子
首页 > 天下文庙 > 中国孔庙>

潍坊文庙

:2023-12-25
:2023-12-25

 文庙,位于城里东门大街路北(今东风西街东段路北)正对棋盘街。亦称孔庙,学宫,州学,县学。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曾重建,后毁于大火。元宪宗时,权潍州事顾諟与潍阳节度使李珵奉诏重建。至元十五年(1278)达鲁花赤帖宜思扩建。泰定三年(1326)潍州知州李希尹又扩建后,成为山东东部最大文庙。

 经元、明、清三代不断修缮扩建,形成一组庞大的古典建筑群,各种参天大树陪衬其间,呈现着一派金碧辉煌宏伟庄严的神圣景象。

 文庙大门是一座四柱冲天三间式石牌坊,称“棂星门”。额枋上刻“文庙”二字。四立柱顶上为四只绿琉璃蹲狮,分外耀眼夺目。门前是一座前后皆饰有绿琉璃图案的影壁墙。影壁墙前大街上 ,东侧是 “德配天地”坊,西侧是“道冠古今” 坊,两坊皆为二柱一间一楼式木牌坊,两坊对应处的庙墙前,立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的石碑。

文庙前东侧的“德配天地坊”

 进大门是文庙前院,院中石砌水池称“泮池”,池上石拱桥名“洙水桥”。桥北端东旁立有“潍阳”二字石碑。院的东南角有庖厨所 ,西南角有省牲所。是检验和宰杀牛羊猪的处所。院的东西各有碑亭一座。

 北面院墙中间是大成门,阔为三间。顶为九脊歇山绿琉璃瓦脊饰镶边铺黑简瓦。门前后各有四根明柱与台阶。门外东西山墙上各挂“状元”匾一块,是曹鸿勋与王寿彭中状元后来庙中报喜时挂上的 。门内东面设钟架,西面设鼓架。整座门高昂宽大。

 进大成门为中院。有甬道直通大成殿丹墀(月台)下。两侧为东西两庑,各为十一间,有立柱长廊东西相对。庑殿内供奉先儒先贤神位。两庑南面是“致斋所”,北面是碑廊。

 正北面是大成殿,仿元大都的“大明殿”,九脊歇山单擔斗拱单抄双昂,全琉璃瓦覆盖,殿顶上菱形内是黄琉璃瓦,以外全是绿琉璃瓦。殿广七间深四间,前置八根汉白玉云龙浮雕立柱。大殿立于高1米半的丹墀(月台)上,殿前东西南三面皆有台阶,南面宽大,其中间为浮雕云龙图。月台周围皆白石云纹柱头护栏。

大成殿前丹墀南面台阶中间的龙云浮雕石板

大成殿中三间为门,檐下中门上方竖匾“大成殿”兰底金字,系康熙二十四年御笔。殿内上部匾额高悬,正中“万世师表”是康熙二十八年御笔。东侧“斯文在兹”是雍正三年御笔。西侧“生民未有”是乾隆二年御笔。皆朱底金字。

 正中暖阁内塑孔子坐像,立有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牌位。两旁为“四配”塑像,有颜子,子思,曾子,孟子。东西两壁前是十二哲塑像。

 过大殿东侧北角门到后院,向东是“崇圣祠”,内供孔子五代先世的牌位。大殿后月台前,有面向北的汉白玉碑,上刻“指南”二字。其对面是“明伦堂”,学官讲经处,内所掛匾额是宋朱熹所书。其东是“日新斋”,西是“时习斋”。向北是“敬一亭",是明嘉靖十年(1531)知县杨宜建。向东是“思乐书院”,是乾隆六年(1 667)知县赖光表所建。

 大殿后向西,有“陈太仆祠”,是清咸丰年间奉旨敕建。祠前大院中有八角鼓形渗水池,青砖砌沿,嵌一卧碑刻“文泉”二字。逢雨地面水入池,渗水很快。池周围植树莳花景色宜人,有西园之称。由此向南,是东西并列的“乡贤祠”与“名宦祠”,潍籍历史上的达官名人死后有谥号者皆有牌位入祠。

 明成化十年(1474)知县宋兑,在文庙大门以东建“儒学门”。其东是“忠孝祠”,内有正殿三间,内置历代旌表的英烈与孝子的牌位。

重修文庙碑

据史料,每年春秋仲月上丁日,由县政当局主持祭孔仪式,称为“丁祭”。规模宏大庄严,一直延续到清末。

 民国成立后,曾规定每年9月28日为“孔子诞辰纪念日”。民国初将文庙北院所有祠堂里的牌位收集堆放在乡贤祠中,在此开办了“公立文庙小学”,县劝学所,教育局等亦在此办公。那时中院和前院没有变动。日本侵占时期,还曾按古制举行过一次祭孔大典,

 1948年潍县解放后,兼任“潍坊市古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的姚仲明市长,曾到文庙视察,他指示,在把牌位塑像等清除后,要把所有房屋维修好以便利用。还特别指出大成殿是一座珍贵的古典建筑要保护好。同年,在文庙北院设立了市政府招待所。1949年将大成殿前直至大门的所有建筑物拆除,搭建了一个大草棚办物资交流。1950年拆除草棚建成了新华影剧院。同年后院中的招待所迁出,市联中迁入后改称潍坊一中。一中迁中学街后,此处又改为十笏园宾馆,直到十笏园宾馆扩建才将大成殿拆除。文庙留下的就只有现在东风西街路中那棵古槐了。

转自:潍城发布
上一篇:蒲城孔庙
下一篇:海拉尔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