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有朋自远方来-孔子
首页 > 儒学纵横>
栏目导航

儒学的复兴—孔垂长先生欢迎会暨两岸学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未知:2016-06-10
未知孔庙保护协会:2016-06-10

儒学的复兴—孔垂长先生欢迎会暨两岸学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 | 2012-04-09

大会现场

孔垂长先生赠送北大江逸子先生亲笔题字的经典之作《孔子画像》的高仿品

集体合影

4月7日上午,“儒学的复兴——孔垂长先生欢迎会暨两岸学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中心弘雅厅隆重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博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儒藏》首席专家、哲学系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孙、台湾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孔垂长先生,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尼山圣源书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牟钟鉴教授,北大校长助理、社科部部长李强,宣传部部长蒋朗朗,国际合作部部长夏红卫等校内外专家领导30余人出席了大会。

汤一介先生首先为会议致辞。汤先生指出,孔子思想中的仁学是一种具有崇高人文精神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爱人”是仁学的基本内涵。孔子的仁学是把对亲人的爱作为出发点,推而广之,到爱惜天下的老百姓,再到爱惜天下的事物。孔子的仁学如何实现于社会,就是《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礼记•礼运•大同》中,孔子已为我们勾画出世界大同的蓝图,孔子整个学说的目标是全人类的福祉。孔子的仁学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对人类社会极有价值的人文精神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我们必须对孔子的仁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阐发,使之对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

孔垂长先生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协会的情况。孔垂长先生于2011年5月在台湾发起成立了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协会的目标是与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士共同努力,将传统的儒家思想与时代的精神相结合,把孔子的仁道精神发扬光大,促进社会和谐,以实现人类共同的目标——大同世界。大陆已故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所归纳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人类理想,已得到广泛认同。孔垂长亦认为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孔垂长先生说,只要两岸中国人携手合作,发挥同胞爱、手足情,一起来积极发扬儒家精神,推动儒家文化,相信再创儒学的光辉盛世指日可待。

周其凤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一直以来都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基本品格。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创者,一位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伟大思想家,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景仰。孔垂长先生作为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孙,衍圣公的正宗传人,是儒家文化在当代的重要象征之一,也因此承负了特殊的历史责任。儒学的复兴是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党的十七大已经明确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整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儒学的研究、传播,就是把儒家思想同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实际紧密结合,努力发挥其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作用。

随后,两岸学者就儒学复兴的主要内容、形势和现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周其凤校长向孔垂长先生赠送了已出版的五册《儒藏》,孔先生也向北大赠送了江逸子先生亲笔题字的经典之作《孔子画像》的高仿品。

此次应汤一介先生之邀,孔垂长先生一行造访北大,参加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学研究院、《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及中华孔子学会共同举办的以“儒学的复兴”为主题的两岸学术研讨会,这是北京大学与台湾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的首次学术研讨会。

延伸阅读:

孔垂长先生

垂长先生是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之长孙。孔德成先生是末代衍圣公,1935年由中华民国政府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2008年孔德成去世后,孔垂长2009年被任命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主持台湾每年的祭孔大典。孔垂长在大陆还应聘担任山东大学名誉教授、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名誉会长、曲阜师范学校名誉校长、王献唐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

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

2011年5月,孔垂长先生在台湾发起成立了社团法人——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并任会长,台湾多位著名学者担任协会理事或顾问。协会宗旨是将孔子仁道思想发扬光大,把儒家伦理推广到世界各地,进而达到世界大同的最终目标。